cropped-xiaohui20250521.jpgcropped-xiaohui20250521.jpgcropped-xiaohui20250521.jpgcropped-xiaohui20250521.jpg
  • 首页
  • 党建专题
  • 校园概况
    • 校长寄语
    • 发展历程
    • 合作办学
    • 海外教学
  • 招生简章
  • 专业介绍
    • 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群
    • 传统文化及交流专业群
    • 公共服务及管理专业群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
    • 资格证书取证辅导培训
  • 教育教学
    • 教学活动
    • 学生活动
    • 公益活动
    • 合作交流
  • 线上课程
  • 在线报名
  • 云图书馆
  • 信息查询
✕

用高科技为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5-0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于9月1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开幕。本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与竞技。赛事共设置106个竞赛项目,具体涵盖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与40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精选项目,赛事规模与项目覆盖范围均体现了全国职业技能领域的高水平交流特性。

  来自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旭老师,参与了本次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赛项的角逐。该赛项包含故障诊断与排修、整机调试飞行、农情航测建图、植保作业验证四个核心模块,各模块间的技术衔接要求极高,构成了赛项的主要挑战。例如,故障诊断须具备快速定位能力,航测环节需确保影像质量达标,植保作业则需同步保障飞行稳定性与喷洒精准度;此外,外场比赛环境中,设备突发状况与复杂环境因素的应对,更对参赛者的技术熟练度与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严苛考验。

  为备战本次大赛,王旭老师制定了系统化、高标准的训练计划。在实操训练方面,每日投入约6小时开展设备操作练习与分模块专项训练,每周组织2次全流程模拟竞赛,以贴合赛事节奏、提升综合竞技能力。同时,他积极通过专家请教、AI技术辅助等方式,深化对飞控系统及传感器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理论与实操的深度融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亦为其参赛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不仅采购了竞赛所需的无人机、检修平台等专业设备,还专门安排领域专家提供针对性专业指导,为参赛准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训练过程中,曾出现多光谱航测影像合成反射率严重偏差的问题,王旭自主排查一周仍未找到症结。后经多角度分析,意外发现问题根源在于所使用的多光谱原始影像存在大量阴影与曝光区域,导致合成结果不符合标准。此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面对技术难题时,转变思考角度往往能突破瓶颈,为后续应对复杂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为一名“新农人”,王旭毅然从理论学习转向技能实践,投身于科技兴农的浪潮。在王旭老师看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模式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实用导向:其一,课程设置围绕竞赛所需技能进行优化调整,更贴合行业实际需求;其二,教师主动提升专业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强化技能训练;其三,学校的教学设备配置与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均借助竞赛契机实现了显著提升。他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对技术的极致追求,需认真钻研每一个细节、力求技术应用的精准完善;而技能报国则体现为以专业技能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将个人能力与国家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参与本次大赛,王旭老师在技能练习中进一步强化了“精益求精”的理念,无论是植保参数调试还是航测影像分析,均以最高标准要求自身,同时也对植保无人机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本次大赛是检验个人专业能力的重要契机,通过与全国优秀选手同台竞技,既能清晰认知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也更加坚定了走技能发展道路的决心,同时为后续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王旭老师在赛后总结时表示。针对部分仍在犹豫是否选择技能发展道路的年轻人,他提出建议:与其在“多方向尝试”的迷茫中徘徊,不如沉下心来练就“一门过硬技能”。当个人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便能在时代发展浪潮中站稳脚跟,而非随波逐流。他强调,技能提升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日复一日的打磨与积累,每一次飞行作业的实践、每一份数据报告的分析,都是锤炼专业素养的重要过程。他呼吁更多年轻人能够沉心投入技能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明确发展方向、实现个人价值,以过硬本领赢得社会尊重与未来发展机遇。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驾驶(植保)技术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领域,正深刻变革传统农业植保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化、精准化方向转型。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无人机驾驶(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至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潜力与市场机遇巨大。当前,无人机驾驶员已成为多个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紧缺职业”,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显著,为具备相关技能的从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与发展空间。

  • 首页
  • 党建专题
  • 校园概况
    • 校长寄语
    • 发展历程
    • 合作办学
    • 海外教学
  • 招生简章
  • 专业介绍
    • 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群
    • 传统文化及交流专业群
    • 公共服务及管理专业群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
    • 资格证书取证辅导培训
  • 教育教学
    • 教学活动
    • 学生活动
    • 公益活动
    • 合作交流
  • 线上课程
  • 在线报名
  • 云图书馆
  • 信息查询

关于我们

        北京明园研修学院是1993年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综合性非学历非全日制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开展高等教育培训等。
        自2006年以来,每年均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年检评估合格学校,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估为 5A 级市级社会组织,被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誉为“北京市自律诚信先进民办非企业单位”,被海淀公安分局、海淀区社会治安治理办公室评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曾被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誉为“海淀区第四批典型带动作用强的‘五个好社会组织党组织’”。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强化服务首都意识;始终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原则,把培养高素质 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始终 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生源结构,重点培养综合服务、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型人才;始终坚持严谨治学、宽进严出的原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水平。
          “为学生服务,教学生做人,学一专多能,走成功之路”是我校办学宗旨。本着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学校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学生在校的学习及丰富的校园生活。
        电话:010 - 82903383 18610530568

学院地址

北京明园研修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明园研修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创业路8号 备案号:京ICP备18011428号-1